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技术文章 > 塑料拖链生产中玻纤外漏的原因分析(一)

塑料拖链生产中玻纤外漏的原因分析(一)

  • 发布日期:2023-06-24      浏览次数:337
    • 塑料拖链生产中玻纤外漏的原因分析(一)

      塑料拖链的注塑制造是个复杂的综合性的过程,任何的一步对于后期的成品好坏皆有影响,其中一个不能出现的结果就是玻纤的外漏,这种情况很少见的,但是也不能说没有,其一就是影响质量,其二就是严重的影响塑料拖链的外观,所以是必须要避免的情况,那么是什么原因所导致的呢?根据恒通多年制造塑料拖链的经验来看主要有以下的几点。

      其一:塑料拖链生产中的注射压力

      注射压力对玻纤增强塑料拖链的成型影响很大,较高的注射压力有利于充填,提高玻纤分散性,降低拖链的收缩率,但会增加剪切应力和取向,容易造成翘曲变形,脱模困难,甚至导致溢边问题,因此欲改善“浮纤"现象,需在稍高于非增强塑料注射压力的基础上,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大。注射压力的选择除与塑料拖链部件的璧厚、浇口尺寸等因素有关外,也与玻纤含量和形态有关,一般玻纤含量愈高,玻纤长度愈长,注射压力应愈大。


      其二:塑料拖链注塑中螺杆转速

      玻纤增强塑料塑化时,螺杆转速不宜过高,避免摩擦剪切力过大而对玻纤造成伤害,破坏玻纤表面界面状态,降低玻璃纤维与树脂之间粘合强度,加剧“浮纤"现象,特别是当玻纤较长时,会因部分玻纤断裂而出现长短不均现象,造成塑料拖链各处强度不等,拖链的力学性能不稳定。

      其三:拖链模具浇注系统的调整

      塑料拖链模具浇注系统与“浮纤"现象的形成密切相关。针对玻纤增强塑料流动性差,而且玻纤与树脂两种组分的流动性不一致的特性,其流动距离不能过长,熔体须快速充填型腔,以保证玻纤均匀分散,不发生淤积分层而形成“浮纤"。因此浇注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流道截面宜大,流程宜平直而短。应采用粗短的主流道、分流道和粗大浇口,浇口可以是薄片式、扇形及环形,亦可采用多浇口形式,以使料流混乱、玻纤扩散、减少取向性。而且要求有良好的排气功能,能及时排出因玻纤表面处理剂挥发产生的气体,以免造成熔接不良、缺料及烧伤等缺陷。对于该把手面盖塑料拖链模具的浇注系统,其较长的流道流程,是造成“浮纤"现象严重的一个因素,但这是模具结构的需要,不能将其缩短,因此只有对流道截面尺寸及浇口形式和尺寸进行调整。浇口改为扇形浇口,浇口和流道尺寸则在试模过程中逐渐加大。

     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,“浮纤"易于在塑料拖链较厚较大的部位出现,这是因为熔体在该处流动速度梯度较大,熔体流动时其中心速度高,而靠近型腔壁面处速度低,使得玻纤浮露的趋势加剧,相对速度更慢,发生滞留堆积而形成“浮纤"。因此,应尽量使塑件拖链各处壁厚均匀,并避免尖角、缺口,保证熔体流动顺畅。